儿子不给手机就不上学怎么办
发布人:思图励志教育 发布时间:2020-11-12
现在有些独生子女,自幼反复无常,因为某件事或某句话受到委屈,心里不舒服就产生叛逆心理。孩子性格叛逆,表现为不听话、不听话、不信精神,有时父母吵架,甚至离家出走。如果处理不当,会对孩子性格的形成、健康心理的培养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,甚至导致不良后果,大错特错。究其原因,除了生理因素外,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家庭教育失衡,没有重视实施亲和力教育的原因。那么家长要怎么做呢?
郑州思图励志少年军校的老师给出建议。
第一:注重和谐
倡导孩子成长的和谐环境,反对溺爱、放弃、严惩、专制等极端家庭教育行为。在一个溺爱孩子的家庭里,父母不管孩子是对是错,都会肯定孩子的行为,缺乏正确的是非观,盲目地向孩子屈服。这种教育使孩子反复无常、霸道、自私、专横。在被遗弃的家庭里,孩子没有体会到关爱,缺乏归属感,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往往形成一种松散、没有责任感、走自己的路。在专制家庭中,孩子缺乏自主性,父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们,使他们的自主能力差,喜欢干涉别人的行为。正确的观点是爱而不溺水,严而不度,管而不死,放而有道。
第二:注意系统性
孩子的成长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。在亲和力教育的实施中,家长应注重系统的家庭教育。确保亲和力教育的真正实施。有的家长把子女的教育视为自愿的事,孩子有时间来照顾,使家庭教育缺乏系统性、计划性。除了教育孩子,家长还应负责协调教师对孩子的教育言行,使之前后一致、系统。只有实施适当合理、相对稳定的教育标准,儿童的发展才能按照一定的标准有序、稳定、正常、有效地发展。